第二天—『二勝』滿足期待。
一直以來,我總是覺得交友平台是一個很血腥的戰場,是一個許多條件放在桌面上供人比較選擇的地方。如果你的客觀條件不如人,很容易就會被淘汰。這個時候,你有兩個選擇。
一個是像個熱血棒球漫畫的投手一樣,正面直球對決。用你的超棒條件直接碾碎對手的心防,直接擄獲對手的心。另外一個,是用更多情緒類的影響和處事智慧來迂迴作戰,為自己增加存活的空間。
很遺憾的,一般人類總是容易選擇最『省力』的方式,最不費心的做法來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,用正面直球來面對,但力道不足、道行不夠、客觀條件較弱的人,很容易就被淘汰。
不過,另外一方麵,值得開心的事是『你都已經看到了這系列的第二集』,那就表示你開始要進入影響人技術的思考領域了。
說到影響人的技術,很多人會想到一個神奇的能力—催眠。有些人相信,也有些人覺得這都是騙人的。不論你是哪一派,我都覺得你對。因為以影響的結果來說,可能都一樣,只是路徑不同而已。
舉個例子吧,如果你是相信催眠的那一派,有一個人跟你說他會催眠,透過引導可以讓你充滿自信魅力,面對生活能夠更加放鬆愉快,對工作事業和感情都會讓你更於刃有餘,因為滿足了你的期待(利益系統),你開始了想要嘗試的心情,當他開始給你的逐步的暗示,使你『相信』,而慢慢的你發現你身上出現了神奇的反應,最後你覺得催眠真是太神了!
如果你是個不相信催眠的那一派,信奉科學的你只相信專業和數據。當你遇到一個催眠師,你也很直言的告訴他,催眠不存在,都是騙人的把戲。即使他能滿足你的利益系統,你覺得眼前的這個人有辦法影響你嗎?
這個催眠師在你一開始就不信任的狀況下,他是絕對無法影響你的,因為他只要越說催眠,你就會越抗拒。但,如果他這麼說呢?
『其實,我老實告訴你,催眠其實都是騙人的。它不過是腦科學與心理學的一種混合應用的技術。我真實的身份是個腦科學專家與心理學教授,這是我的名片。如果你有興趣,我們來用科學的方式來試著讓你握著拳的手掌無法打開,這個成功機率是87%,如果你是這87%的人,我就可以用一些心理學的技巧讓你重整信念,讓你生活更加有自信,你要不要試試看?』
當相信科學和數字的你,開始嘗試,恰恰好你又是那87%有效的人,你就會覺得眼前這位專家,真是太神了!如果你不信催眠,也不信科學,信鬼神呢?我相信厲害的引導大師還是可以把你導向同樣的『結果』。
說了這麼一大串,引響人的技術只有兩個重點。
1. 選對路徑,使人信任。
2. 符合對方廣義的利益。
在講座的時候,我問了一個問題『當你來這裡排約的時候,你的心裡面會對即將見面的對象產生期待嗎?』
大家都舉了手,有些人希望對方美若天仙,有些人希望對面的人看起來開朗健康,有些人希望對方善解人意,有些人希望對方生活精彩,有些人希望對方經濟穩定……。
當我反問,那你覺得當你出現在現場的時候,對方看到你是否會產生這些期待的滿足呢?現場一片靜默。好,所以你不符合對方的利益系統,沒有符合對方廣義的利益期待。沒有期待,信任也是枉然。
如果你有認真執行第一天的任務,符合了對方的利益系統,這個時候使人產生的信任技術才有效。(第一天任務的連結)
那我們該如何選對路徑使人產生信任感呢?舉三個例子幫助大家揣摩揣摩。我們先來假設對方想要的期待:
1. 當我們已經看起來像『大方、受人歡迎』,且符合對方的利益期待;那對方的疑慮就會是—你會不會很花心?你會不會玩弄感情?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分享你愚蠢的情史,讓人知道其實你很多破綻,是個普通人。這種反差會讓人覺得安心和信任。
2. 當我們已經看起來像『經濟狀況有一定程度』,且符合對方的利益期待;你所要做的是認同或交流對方的物質價值觀。就像已經成功的事業前輩聽到正在創業的新手,會給予認同和鼓勵一樣,這樣新手會因為情感受到照顧,而更信任眼前這位成功前輩。
3. 當我們已經看起來像『生活精彩豐富』,且符合對方的利益期待;你可以用照片的形式來分享你的所見所聞,有圖片的故事總是更能引人入勝,當你分享之後,也可以讓對方用你的模式來分享他的生活,跟他一同討論彼此手機裡的照片,這樣一來不缺話題,贏得信任,幫助你瞭解對方,更可以順勢交換臉書,一舉數得。
最後再次提醒大家,滿足對方的利益系統,才有信任可談。不吸引人的東西,說什麼突破心防,當朋友,讓對方信任你,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認知。
===================
排約『十勝』
『九勝』流量變存量
『十勝』留下提示
===================
1treasonable